中国工程院欧阳晓平院士来我院作学术报告谈科研创新
发布时间:2016-04-19 作者:胡均 周恒 来源: 浏览次数:
2016年4月18日上午10:00,中国工程院欧阳晓平院士受卢安贤教授邀请前来我院作了关于“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实现创新”的学术报告,这是院青年科协、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研究生会举办的153场“材子论坛”学术沙龙。报告由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院长梁叔全教授主持,皇冠党委副书记胡小清、江勇教授、李慧中教授、卢安贤教授及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五十多位研究生到场参加此次报告,同学们积极踊跃,会议室座无虚席。
欧阳晓平院士以一首戴望舒的《雨巷》开头,生动地描述了科研路上的想要达到的目标和遇到困惑之间的矛盾,并引用美国物理学家亨利·奥古斯特·罗兰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的演讲《为纯科学呼吁》说明应用科学与纯科学的区别,呼吁大家关注应用科学背后的基础科学。
随后,欧阳晓平院士的学术报告内容主要围绕三点展开,一是创新动力与内涵本质,二是创新要素与如何创新,三是创新认识与人格品质。他认为创新的本质是“无中生有”,创新的内涵本质是创造、体现价值,展现人类智慧。积累是创新的基础,科研积累助推科研攻关。谈及创新体会,他说:“科技创新,要培养热爱与坚持的意志品质,把问题装在脑子里,长期思考就能获得灵感,要把握创新的关键环节,选题决定创新水平和层次,研究决定成果质量和水平,应用决定课题价值和作用。”此外,他还向大家介绍了具体选题原则、科学研究的特点、课题调研与选题等问题。
谈及如何创新,欧阳晓平分析了阻碍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,指出积累是创新的基石。我们应在夯实基础的同时,发现问题,创造灵感,才能最终实现突破。欧阳院士说“当我们足够了解我们所钻研的领域需要什么时,我们踮起脚尖或是踏进泥土将都会是创造性的进步”。他提出四种创新模式,即面的扩展、深度扩展、面与深度扩展相结合及开创新领域,同时应该积极融入创新文化,积极推动创新文化的发展,最终培养创新性人格。
“一条小巷,又弯又长,我拿着一串钥匙,敲着厚厚的墙。”欧阳晓平最后引用诗人顾城的诗句勉励广大师生,在科研的求索道路上,扎实积累、勇于实践,定会打开那扇灵感的大门。
报告结束后,欧阳晓平院士与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了精彩的互动。就几位同学提出的创新与科学思维等问题,欧阳晓平院士作了简要的回答,他表示:“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,沉下心搞研究,突破思维局限,多借用一些方法,特别是本领域外的方法,才能更好地创新”最后,欧阳晓平院士就核污染与核安全等问题与现场的教授交流了看法。本次报告气氛活跃,掌声不断,大大激发了师生不断创新、献身科研的热情。
报告人简介:
欧阳晓平,中国工程院院士,博士生导师,我国脉冲辐射场诊断主要学科带头人。曾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、科技委副主任。现任湘潭大学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院长,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。是国家计量战略咨询专家组专家,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,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辐射物理学会副理事长。
主要从事脉冲辐射场诊断技术研究,先后发明系列脉冲射线探测技术原理与实验方法,研制成功18种新型核辐射探测器,创建5类脉冲辐射场实验诊断新方法,研制成功6种先进的脉冲辐射探测系统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子探测体系。
先后获得中国科技青年奖、求实杰出青年奖、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、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,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、二等奖5项。专著一部,发明专利30余项。